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艺术 > 艺术动态 > 艺术评论

访乌菲齐博物馆馆长安东尼奥-纳塔利(组图)

来源:东方早报
2010年03月11日09:20

  让艺术家企盼的艺术经典

  “在本展览中,当参观者在一幅幅作品前驻足时,也将有机会领略充满诗情画意的异国风光。这些画,是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手,把当时的情景史诗般地保存于画中,流传至今,不朽于世。”安东尼奥馆长在前言中说。古时的罗马,引以为傲的是那些让艺术家企盼的令人崇拜的艺术经典的熏陶与培育。这些艺术经典来自当时以及更古老时期最卓越的艺术家们,例如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而只有在那里,艺术家们通过深刻研究那些艺术经典,才能推陈出新,而培育出继往开来的文化。这种荣耀感唯有在当时的罗马才曾有过短暂的心碎。随着时光的流逝,那宏伟辉煌的艺术作品,也被残蚀,只幸存了一些不朽的遗迹,支离破碎地散布于布满殿宇的都市外围的乡间,甚或被杂草漫过了它们若隐若现的边缘。然而,虽被置于旷野之中,或于林中空地之下,外国艺术家们依然能震撼于那些艺术杰作的魅力。而且那些源于他们自己国度的文化,与古时意大利所弘扬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使得他们的感官被带入更加惊异的境界,从而对这些诗一般的风景画的欣赏产生进一步的升华。用一句话来归纳形容风景画;有时真实,有时虚幻,然而却始终以可能的变化为基础的全景画。

  如今,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属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原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的文化中心。这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拥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  

image

 纳波利塔诺《草地上的野餐》(1619年)

image

托雷贾尼《亚诺河圣三位一体桥风光》(约1600年)

  风景画

  论及意大利的风景画,最早曾只限用于那些涉及宗教或是异教的情景画的背景。自16世纪末开始,风景画在意大利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直至经历了漫长的17世纪,才最终成为固有的绘画艺术种类。那时,意大利宏伟壮观和具有不朽丰碑意义的古罗马遗迹的景观曾一度不敌于富有诗意的、令人陶醉的地中海自然风光对外国艺术家的吸引。但是,正是这些来自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的外国艺术家们率先洞悉自然之奥秘、运用现代画的艺术语言显现画中光线,并显现一天中因时间不同而变化光线的活灵活现的效果,从而释译了那些圣经和神话故事中的情景及人物。

  当时在佛罗伦萨,许多梅迪奇家族成员正热衷于收藏风景画来丰富他们的藏品内容。他们收藏的范围相当广泛丰富,从17世纪早期的树林、山岭和湖泊的写真作品,到18世纪时的那些运用鸟瞰、透视、空间与层次的微分等各种绘画技巧的作品,以及那些对大自然不拘一格的夸张和粗犷的写意创作等,均在他们的收藏之列。

  肖像画

  公元15世纪期间,肖像画逐渐成为西方艺术中的一种艺术类型,用以流传被画人物的形象、身份和地位。在整个15世纪,只有那些君主、高阶的神职和政界人士等王公贵族们,才允许被画成肖像,并公之于世。直到16世纪,形形色色的人物姿态和各种画幅尺寸的肖像画才显现出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尽管仍仅限于富裕的社会精英。但与此同时,在高端业界,开始逐渐把那些1比1真人大小的或3/4真人大小的肖像画定义为“正规肖像画”。通常对于一幅受人喜爱、令人神往、使人喜形于色的肖像画,观赏者不仅会对画中人物的形象、体质特征进行品头论足,更会对画中表现的人物的气质倍加赏鉴。尽管如此,那些超级收藏家,尤其是梅迪奇家族,也收藏了大量来历未知的、无法考究的或已被遗忘的人物的肖像画,而这些画的价值则与其作者的知名度相对应。

  另外,最早的自画像出现于公元14世纪,当时的画家们把他们自己和向他们聘画的被画者一同画入宗教题材的场景之中。乌菲齐博物馆拥有最古老而且是迄今为止最为广泛的这类绘画藏品。乌菲齐博物馆的自画像收藏起源于红衣主教莱奥波尔多·梅迪奇(Cardinal Leopoldo de’Medici 1617- 1675)所收藏的80件艺术珍品,其中,最初收藏的15件典范精品,已列入梅迪奇家族遗产之中。有一些珍藏品是由科西莫三世大公(Grand Duke Cosomo III 1642-1723)进一步扩充收藏的,主要为外国艺术家的杰作。这些杰作原保存于碧提宫中,后于1687年转移到了乌菲齐,并按其尺寸大小分列为两类标准。17世纪末,乌菲齐的此类藏品就已达到全欧洲无可比拟的地位,入选乌菲齐博物馆已成为画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作为梅迪奇大公储位继承者的洛林的彼得·利奥波得(Peter Leopold of Lorraine 1744——1792)将此类艺术品的收藏增加至330件。至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气势磅礴、无可阻挡的艺术品收藏运动, 230多位艺术家荣列于乌菲齐博物馆。如今这类艺术收藏品的数目已达1650件之多。  

  静物画

  自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期,一种新的绘画类型在意大利和欧洲的艺术界开始广泛流传,即一些价值菲薄的静物被栩栩如生地绘之以画。而在那之前,为了满足给传统神话故事或者基督圣经文本做叙事插图之所需而描绘一些物品或水果也曾一度风行过。在那个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认知的探寻,正在当时文化的影响下向新的途径发展,从而使静物绘画得以成功地发展,技法运用也更加成熟,以至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时,这类绘画在佛罗伦萨地区受到极大的推崇并且成为时尚,更是当时的梅迪奇家族的最重要的一项收藏,如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费尔迪南多王子(1663-1713)等人均狂热收藏有此类物品的绘画,如:花类、食物类,以及任何能够抓住他们视觉兴趣的物品的绘画。正是因为当年梅迪奇王公贵族们的精心收藏,才使得乌菲齐拥有今天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典藏。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高果果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