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宁——《芭莎男士》特别报道总监 |
搜狐文化:您身边的朋友有艺术家吗?欣赏哪位艺术家?为什么?
徐宁:因为我供职的《时尚芭莎》和《芭莎男士》是中国最早关注当代艺术的时尚媒体之一,所以也与很多艺术家有亲密的合作和互动,比如曾梵志、周春芽、俸正杰、钟飙等。从我个人而言,我更欣赏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家。换句话说,就是那些“画如其人”的艺术家。
搜狐文化:提到艺术家,给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徐宁:精神贵族
搜狐文化:您认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徐宁:带领公众超越平凡生活,分享个人对美与人生的感悟,建立现实与想象的桥梁。
搜狐文化:艺术家是特殊群体吗?
徐宁:如果是指中国艺术家的话,他们算是特殊群体,比如他们的暴富、群居、小圈子化。但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超越这些中国特色的,他们和社会中最优秀的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作家一样,都应该是以个人的价值和成就被公众认可,而不是以一种群体的标签被接受和推崇。所以我在此冒着被艺术圈讨伐的危险说一句:近期艺术区拆迁事件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并不是坏事,现在的艺术生产方式和那些年画村、鞭炮镇又有区别。艺术家们,安守寂寞,勇敢地告别群居时代吧。
搜狐文化:大众认识艺术家有什么样的作用?
徐宁:与公众分享,与社会发生关系,相信是艺术最有意思的部分。几年来,《时尚芭莎》和《芭莎男士》一直不遗余力地将艺术家介绍给公众(比如在中国一线时尚杂志中第一个让艺术家登上封面),就是希望打破现在中国艺术圈的怪现象:相对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艺术圈子里流行了一二十年的游戏规则、作业模式实在有些乏善可陈了。
搜狐文化:为何在中国公众的观念中艺术家通常会与怪诞、癫狂、傲慢、孤独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徐宁:对中国社会,艺术家仍然是一个新词,比如现在人们仍然把去798当作观光,把看展览当作作秀,艺术消费更是富豪们的游戏。但这不是坏事,今天人们看新鲜,五年后就能看出点名堂,十年后也许能买上几件作品。以中国的发展速度,这绝对是指日可待的。但反过来,中国艺术行业似乎还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很少有艺术家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有艺术机构愿意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做一些项目。公众不是傻瓜,某些人故弄玄虚,制造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冠名艺术,当然不会被公众接受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