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薛瑞昌——北京JWT执行创意总监 |
搜狐文化:提到艺术家,给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薛瑞昌:艺术家跟我们做营销的人士差别在于他们的目的性是非常不同的,艺术家是比较浪漫的,比较自由的,他们要透过一些想象的创作去感染人心,去潜移默化,去让人家得到一种感染,慰藉跟娱乐,他不需要什么策略的包袱,他不需要去从他的产品从他的画作去帮助另外一个产品的跟送,他们有点不太一样,设计是比较自由的。
搜狐文化:为何在中国公众的观念中艺术家通常会与怪诞、癫狂、傲慢、孤独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薛瑞昌:我觉得艺术家有很多类别,我不能说这个现象是个通病,这只是个案,因为我是学艺术出身的,当一个艺术家的性格比较浪漫的原因是你追求价值可能是比较偏向哲学的,或者要去证明一种从未存在过的风格,或者你要表现一些抽象的东西让人猜测,他觉得这种东西是一种互动,我觉得他傲慢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想告诉你,他只想隐藏起来让人们产生一种好奇心,让人们去探索他作品背后的世界,艺术品背后的产品不是艺术品,而是这个人。当这个人成为一种商品的时候,它发展出去就会受欢迎。然而每人是不是都这样想,也不是绝对,有些人认为我只要得到认同,得到肯定,我并一定要你拥有我的画,我的艺术,他可能只需要大家对他的努力做出一种眼神的肯定而已。当然有些艺术家也是很商业的,例如琉璃工坊,他们做琉璃开始很艺术,他们表现出的风格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需要受到市场的考验,他必须要成为通路,他必须做一些营销,这是现实,没有办法,但我最终觉得这个现象还不是普遍性的。
搜狐文化:大众认识艺术家有什么样的作用?
薛瑞昌:不是每个人,以我个人来看,因为我是学艺术出身的,如果我去欣赏一个艺术家我会去探讨,去进到他内心的世界,我会透过画作去沉浸到其中,去解答你心中的某种疑问,画作给我的感受是如此,但是艺术并不是仅仅只有画作,所以我对艺术家的看法是他可以陶冶我的性格,他可以默化我的性情,甚至可以给我带来一种想象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