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创作记录主要记录了由董科灵及另外三位女画家组成的创作团队,在2008年11月由莆田晚报记者陈进武、陈瑜作陪,到湄洲岛拜观妈祖祖庙和妈祖出生地,大量地收集了历代各种妈祖的造像、画像并对其加以研究和比较,还广泛的走进民间,了解妈祖在群众的影响,为创作妈祖标准像积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返京之后,董科灵和几位画家历史一年,终于完成12幅妈祖系列画像。“捐赠给台湾同胞的那幅是最好的一幅。”董科灵这样介绍。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画稿即将完成之时,三位女画家之一的董小华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后由千红、王彬、董科灵重新整和取长补短又经过黄魂道长和王成亚道长指点,并根据连百川所讲的五行理念终于创作出大气、仁慈、威严、年轻、美丽、智慧、母仪天下的妈祖标准画像”。
因为一直研究佛教绘画,在董科灵心中,妈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全球华人崇拜的海神,尤其是海峡两岸最紧密的信仰文化纽带。世界各地千万妈祖庙,信众家中船上更是数不胜数的妈祖像,但真正能够最佳全面展现妈祖精神质量的上佳像作较少。为了使妈祖精神感化子孙万代,创作妈祖标准像,可谓功德无量。
在台湾《联合报》的报道中,这幅“妈祖护佑中华”画作价值600多万人民币(3000万台币)。画的价值如何确定?董科灵回忆说,他们在创作时使用的颜料全部是来自天然的矿物质、并在妈祖画像的衣服和头冠部分使用了大量的黄金粉,创作时间较长。而当时正值国庆60周年,也为了取意“六六顺”保佑台湾同胞顺利通过难关的含义,作价600万人民币。“实际价值不止这个价格”,董科灵说。
不过,董科灵还澄清,这幅画中实际并未含有舌尖血。此前,媒体报道称“此画是用黄金、舌尖血等颜料精心绘制”,而舌尖血并非正统绘画采用的颜料,民国初年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的国画大师溥儒,就曾取舌尖血作画。为了作画,溥儒提前半年禁食盐分,每天清晨用针刺舌尖滴血入杯,蘸笔作画。据说用含盐量较低的血作画,颜色呈深红色且画质较好,也增加画作珍稀性。
曾坤地:画从未带回家 无意侵占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孙中山纪念馆长曾坤地表示,他前年(2010年)以私人身分到大陆参观西藏文物展时,一位两岸交流团体的理事长说,有位福建画家要送幅画给他,“但我一到现场,发现是个交接仪式,很像大陆统战的手法,感觉很呕,被设计了!”但担心对方没面子,才勉强接受,带回台湾,准备送到庙宇公开展示。
曾坤地说,这位福建画家曾表示想来台举办妈祖画像展,他也在等对方跟他联络。曾坤地说,因中正纪念堂没有适当地点展出这幅画,且对方说画是要送给“台湾人民”,而非中正纪念堂,因此他调任孙中山纪念馆时,又把画带往馆长办公室,但从未带回家,没有侵占之意。
曾坤地的解释似乎也印证了他当初接受捐赠时的感想。2010年6月19日,捐赠仪式举行之后,曾坤地接受凤凰网记者采访时除了感谢和钦佩大陆艺术家将这幅妈祖画像捐赠给台湾同胞外,对于画像的今后展存,他也明确表示,“回到台湾后会跟妈祖的宗教团体接触和了解,对于将来如何适当的存展、处理,都会有非常适当的安排”。
台北中正纪念堂:接受捐赠那次是曾馆长的私人行程
曾坤地的说法从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得到证实。“妈祖护佑中华”画作于2010年6月由大陆三百书画院长高运甲在北京移交给时任中正纪念堂管理处长的台湾代表曾坤地。
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展览组的工作人员2月8日下午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介绍,2010年任中正纪念堂管理处长的曾坤地,到北京接受“妈祖护佑中华”画作捐赠时,是他的私人行程时间,不是以公务身份参加,所以他们也不会过问。关于这幅“妈祖护佑中华”的画作,他们也从未在馆内看见和展出过。她说,曾馆长目前只是被台北市调查处约谈,之后返回家中,应该不会停职。“因为如果严重的话,交保释金也不行”。
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曾馆长目前休假
两年前在北京接受“妈祖护佑中华”画作捐赠时,曾坤地是台北中正纪念堂管理处长。2011年3月,调任到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担任馆长一职。2月8日下午,雅昌艺术网致电孙中山纪念馆。曾坤地馆长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曾馆长这几天都没有在办公室,而是“休假了”。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而请假的?这位工作人员否认说:“是馆长本来这几天就要休假的,不是因为这件事。”而对于其他问题,她没有给出答案。
台湾地区刑法:侵占公有财物者,最高获无期徒刑
据报道,台北市调查局是在中山纪念馆办公室搜出该画作的,依贪污治罪条例之侵占公有财物罪嫌约谈到案。2月8日下午,记者致电台北市调查处,他们的工作人员认为“案件还在侦查中,不便透露”,拒绝对此做出回应。
记者了解到,依据台湾地区《贪污治罪条例》第4条(罚则1)规定,窃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财物者,处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亿元以下罚金。
对于此案中曾坤地是否会受到这种惩罚,台湾地区“教育部”政风处长柯是钤表示,此案是有人向台北市调处检举,而非政风处举报,“我对曾馆长被约谈感到有点讶异,因看不出此案有对价关系。”台湾地区“教育部”政务次长、发言人林聪明表示,有时公务访问也会互赠纪念品,“但我们不是行家,可能真的不懂画的价值有多少。”
对此,曾坤地倍感委屈,他认为自己一向重视操守,没想到去了一趟大陆,“一生清誉都被毁了。”目前他已请辩护律师讨回公道。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