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刘亚谏,艺术学博士,现任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宝艺苑艺术馆、宝艺苑会所董事长、国际注册高级古玩书画鉴定师、中国名家书画院执行院长兼《中国名家书画》杂志主编、中央电视台“鉴宝”及多家媒体鉴定专家。早年为陕西西安户县农民画家、美术教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先后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曾任《特区探索》主编;早年开始痴迷于诗、书、画研究和创作,热爱艺术品收藏和鉴赏,创办宝艺苑艺术馆及会所,曾荣获“2009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入选大型纪实文献2013年《中华人物》封面人物;自1976年创作美术作品《凯歌又震万重山》并参加全国画展,之后几十年多次参加书画展览并获奖,书画作品被国内外广泛收藏。出版有《岁月如歌》《岁月如梦》《岁月如宝》诗书画藏品文论集;在各报刊杂志发表收藏鉴赏、艺术评论、诗书画作品上千篇、幅;主编及合编论著《变革的思考》《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公司管理规范》《西夏遗珍》等;2012年出版专著《中国画道论》,在美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览以“书画瓷艺•道法自然”为题,意在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探讨“道法自然”的涵义。道法自然,从绘画作品看,是绘画之道的法则,即画贵在自然,忌矫揉造作、程式化的表现,刘亚谏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心境,其洒脱的姿态在不言之中。无论从其书法、绘画还是与瓷艺结合的艺术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大爱、平和、超脱的境界,更有高雅、好学、不为而为的精神追求。
刘亚谏的画可谓“对万物皆有情”,画风在粗犷与雄浑之余,总流露出一丝空灵与飘逸。他的画不着冗色,墨色浓淡之间、咫尺之间都表现妥帖,以黑白彰显水墨画的表现力,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空间感的把握。他创作于2010年《消逝的故乡》是刘亚谏代表作之一,此画融入了艺术家对久违的故乡的浓浓情思。也许正是源于艺术家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在工业化快节奏的时代,要保持传统中国艺术家那种“清、和、静、雅”的状态和心绪很不容易,刘亚谏却表现出了一种不俗的精神追求。因此可以说,刘亚谏的山水画体现了他的一种画道精神,即保留的一分内心的朴素与清纯,与他所推崇的老子“见素抱朴”的艺术主张相宜。
此次展览得到了多家媒体、电台、电视台的支持:包括央视书画频道、中国文化报、《艺术市场》杂志社、中国艺术报、美术报、北京日报、北青周刊、东方收藏 收藏快报、收藏投资导刊、艺术财经、投资与理财杂志、《收藏界》杂志、中国文化传媒网、雅昌网、搜狐文化等。
开幕式后,主办方还举办了研讨会,对刘亚谏“传统的守候与风雅崇尚”的艺术风格做了一次集中性的思考与梳理,对其作品与老子方法论“道法自然”的表达做了深刻阐述:道法自然即遵循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遵守自然规律,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反过来说,与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也是“道”,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刘亚谏透过其艺术创作反映出一个艺术家对“道法自然”的深刻体悟,他正是践行者,也是一个真正的“悟道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