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明上河图》局部 |
《古董局中局2》未出先火:
2012年风头最劲的小说当属马伯庸马亲王的《古董局中局》,该书不但销量超过50万册,还斩获各项大奖,可谓叫好又叫座。时隔整整一年,马伯庸推出《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以下简称《古董2》)。据悉,作者在微博上贴出了万字试读文字,读者评价《古董2》比《古董1》“写得更好”,并认为《古董2》是“2013年最期待的小说”。
传世名作的背后故事
《古董2》主要围绕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展开。《清明上河图》自作者张择端献给宋徽宗后,经历了13个皇帝之手,最后被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东北,一直是皇室珍宝,但四度被盗出宫,又四度被追回,辗转千年,血流成河。该书主要讲述《清明上河图》创作、仿冒、流传的历史,同时里面又含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悬念,读者要看到这本书的最后才能真正弄明白这个局是怎么回事。
国内古董业与国外资本的较量
表面上,《古董2》中仍是五大家族围绕《清明上河图》明争暗斗,但马伯庸告诉记者,其实故事已经不局限于五大家族的斗争,而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古董业和国外资本的较量。
“故事的背景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国内市场逐渐开始复兴,国外的古董巨头打算进入中国发展。国内古董玩家有本土优势和政策优势,国外巨头有庞大的资本做支撑,双方发生过许多次冲突,如何抉择与应对,衍生出许多故事。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我希望在小说里除了给读者介绍一些古董基本知识外,还对中国转型期时特定行业的风貌有所展现,讲讲变革中的人。归根到底,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不新鲜,讲的还是人性在面临巨变时所作出的抉择。”
马伯庸是如何获取这么多关于古董方面的知识的呢?马伯庸表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下来的文物底蕴十分深厚。只要你有心去查、去学,立刻就能陷进去,一辈子都出不来。”他说:“我所知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用在书中的更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可不敢说我在古董方面的知识能称为‘多’,连皮毛都算不上略知,只熟悉那么几根毛儿罢了。这几根毛儿用于创作小说足够了,但用来研究古董还差很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