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时每刻都感到幸福,我要超脱自己,我要做一个梦想中的我。什么是梦想中的我?我要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梦的人,《自由的尺度》今年是第四回,四年前我开始筹备做第一回的时候,中国的水墨还是一片清凉,不像现在这般异常火爆,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在这个时候,我想中国的水墨应该是时候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让世界看到中国水墨的巨大变化,所以这也是我个人的梦想。”太和艺术空间负责人贾廷峰在11月16日下午召开的“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新闻发布会上首先谈到为什么决定将这个项目推向国际。
本届展览作为巴塞尔沙滩艺术节期间最大的平行展将于12月2日至12月25日在太和艺术空间美国分支机构——迈阿密尼娜•托瑞斯艺术画廊展出,本次展览邀请了水墨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参加展览的有王秋人、田黎明、王川、王冬龄、仇德树、谷文达、郭祯、郝世明、何玮明、侯珊瑚、昆仑子、蓝正辉、老圃、刘进安、刘新惠、衲子、邱振中、沈勤、沈沁、唐承华、王非、一了、张浩、张新建、赵浥、朱岚26位中国当代知名的水墨艺术家,展出作品60余幅,是中国当代水墨在美国首次大规模亮相。
当代水墨中自由尺度的标准
所谓“尺度”与“自由”,即要求创作心态保持“自由”的同时,创新语言的运用则需要“尺度”,比如笔墨纸砚,比如人文精神,比如优秀的技术手段。当代水墨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有发展地建立一种艺术语言上的规范,在保留最基础的底线上赋予文脉于现时代传承的可能性,使艺术家在有效的规范当中去进行创作。
四年前,贾廷峰曾经在798提出了中国“新当代艺术”的四条标准。第一条他就认为当下的艺术家要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因为说实话我在世界各地行走,去过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当我在大都会,在MOMA,在蓬皮杜等等看了很多世界上顶级的艺术家的展览,唯独缺少什么?缺少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耻辱,确实耻辱。为什么这么顶级的艺术机构没有中国人的足迹?我就不服气。所以第一点,艺术家一定要走中国的传统。”第二,要了解全球一体化下艺术的发展轨迹,他谈到:“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文明和艺术成果,我们不要狭隘、不要保守、不要自私,不要以为我们最了不起,也要了解其他的文明。”第三,要有当下的人文关怀,“你生长在这个时代,身处在这个社会你有责任对这个社会承担义务,你不要一味地索取,你要奉献。”第四,要有自己原创的艺术语言。贾廷峰认为一个可以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家这四点缺一不可,“这个展览就是我在这四个标准上严格地挑选出来的我心中的艺术家,老中青三代,虽然不近理想,但是我也会竭尽全力。”
随后,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朱文轶也谈到了他对“自由的尺度”的理解:“艺术正在失去它的自由性。这点可能多数人都会认同。体制是一个抽象而笼统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意识形态;比如,消费主义,则是另一种意识形态;比如全球化带来了强大的大众化力量;再比如市场;比如,艺术批评;比如,收藏机构、收藏家。其实无论哪一方面。体制是它者。时代越进步,技术主义越发达,它者的力量越强,我们要保持独立的个人感受的能力就越受到挑战。而恰恰,无论艺术是表现外部世界,还是表达内在,它总归根植于艺术创作者内心的书写。所以要获得内心自由的关键,是要能在对抗它者和与它者相处中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自由的尺度”的一层意思。”
中国水墨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水墨记载了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代表艺术家张新建谈到:“中国人永远都不会放弃水墨的,但是我们不能永远走着《芥子园画谱》给我们摆好的路,我们要创新,当我走进这个领域的时候,作为一个观察者我有两个发现:一个就是中国水墨在热闹的市场中被边缘化;其次中国水墨的创作、创新能力不足。于是我就开始创作,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画画?应该画什么画?我给我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定要有创新,画出一种全新的画。”
水天中曾说:“水墨画进入了21世纪,不是因为水墨画的长寿,而是因为现存的一切艺术都必然进入21世纪。”在新的时代中,等待水墨的是什么?水墨将以何种面貌进入新时代?当今的水墨语言早已不同过往,如今的面貌能不能被将来的人视为传统?如今火爆的当代水墨环境中,艺术家能否在种种它者之力下,坚持根植于内心的书写?朱文轶认为,这些不仅仅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甚至每个艺术从业者都应该值得思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