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奔波,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北京传是10周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9-12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拉开帷幕,中国书画、数风流人物—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工笔画获奖作品、古董珍玩、尚品八大专场共计2600余件精心作品,将再度彰显北京传是拍卖10周年品牌号召力,并力图用实力为即将复苏的内地拍卖市场做出自己的诠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此北京传是10周年盛会,中国书画部将为广大藏家献上一场传统书画艺术的饕餮盛宴。共有【中国书画】、【数风流人物—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工笔画获奖作品】等专场,充分满足不同藏家的喜好。
中国书画专场 —— 名家经典
![]() |
齐白石 春华秋实册页 (十开) |
![]() |
张大千 峨眉瑞雪 |
![]() |
李可染 江山胜境图 |
中国书画专场中近现代名家精品仍旧是北京传是书画拍卖的重头戏,精心斟选多幅极一方盛誉、领一代风骚的近现代艺术大师之作,涵括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于非闇等代表题材作品,艺术造诣深厚,时代精神明确,流传有序。
齐白石 春华秋实册页 (十开)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28×37cm×10
著录:
1.《郭秀仪诞辰一百周年珍藏精品集》,第108-109页,香港文艺出版社,2010年。
2.《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第199-20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3.《白石知音——黄琪翔郭秀仪夫妇作品展画集》2013年 全国政协 人民政协报主办。
展览:
1.“郭秀仪诞辰一百周年珍藏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翔仪国际基金,2010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册页所绘包括葡萄、葫芦、丝瓜、苹果、枇杷、荔枝、佛手柑、桃、柿等蔬果,题材经典,寓意吉祥。齐白石在70岁的时候确立了成熟的蔬果画风格。他的蔬果画展现出来的平常心、平常事,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册页中,齐白石以灵秀笔墨摹写简笔蔬果,精到老练,融汇前人,独出机杼,融情意于物象中,实为难得力作。
齐白石 英雄独立
设色纸本 镜框
136×48.5cm
说明:民国著名收藏家史兆麟旧藏。
松鹰图是齐白石的传统题材,也是他的代表性画题。齐白石喜画鹰,且多画立于松树上的雄鹰。坚凝挺拔的苍松配这样的猛禽,显示的是力之美,隐喻的是英雄、勇敢和高瞻远瞩。
这幅《松鹰图》作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所知,他的松鹰图都作于定居北京之后,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先后画过很多不尽相同的松鹰图。此幅画作中的雄鹰精气活现,有雄视苍茫大地之气概,松树挺拔不凋、不惧风雨的品质淋漓再现笔端,堪称白石老人的代表佳作。
齐白石 荷花
设色纸本 镜心 1955年作
102×40cm
出版:
1.《齐白石作品珍藏卷•续》第140页,湖北美术出版社。
2.《南黄北齐》黄宾虹•齐白石画选 第35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3.《荣宝斋》第一卷 第68-69页,2010年12月。
4.《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保利艺术博物馆。
说明: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之女美国著名侨领张素久女士旧藏。
齐白石的荷花、荷叶极富淡然之气、超脱之感。与其他画家只画盛荷不同,齐白石画中的荷花,盛荷、残荷交相辉映,盛荷自然是光鲜艳丽地怒放着,但残荷并无悲情色彩,金黄的设色使残荷另有一番味道,似乎预示着再次新生的开始。
北京传是在成立10周年之际,呈献海派大师吴昌硕先生不同时期的多幅精品佳作,别具意义。尤其是《篱菊自黄图》、《杞菊延年》及《牡丹富贵图》这三幅作品,分别为吴昌硕先生早年和晚年的佳作,曾多次权威出版,堪称经典。
吴昌硕 篱菊自黄图
水墨纸本 镜框
75x23cm
出版:
1、《吴昌硕作品集》(续编)第1页,西令印社,1994年出版。
2、《吴昌硕》一集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吴昌硕》第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吴昌硕画集》上卷第7页,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出版。
5、《中国名画家全集-吴昌硕》第5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齐白石的尚真画意》22页,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21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7、《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从海派到现代大师丛书),P14,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21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说明:原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对吴昌硕生平及书画风格颇有研究的梅墨生先生认为:当今传世的吴昌硕可信绘画作品最早的当为其42岁时作品《篱菊自黄图》,是其早期绘画的真正代表作,也是他画的最早的菊花图,堪称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天下第一菊”,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本件拍品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被私人收藏。这幅画作的内涵及所承载的诸多元素凸显了它不可复制的历史意义,堪称“国宝级”文物。
吴昌硕 杞菊延年
设色纸本 立轴 1917年作
108 × 43 cm
出版:《浙江四大家》,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第32、33页。
《杞菊延年》作于吴昌硕七十四岁时,笔力老辣,纵横恣肆。画作布局新颖,枝干、菊花和湖石满布画面,空间分布虚实相生,施墨浑厚沉稳、淋漓酣畅。花叶用色淹润,笔力沉稳老辣,果断干净,在设色厚重的菊花的衬托之下,更显清灵娇艳。
吴昌硕 牡丹富贵
设色纸本 立轴 1917年作
146.5x79.5cm
出版:《名家翰墨》38号 吴昌硕山水画特集1993年版 P131。
另一幅《牡丹富贵图》更是堪称诗书画印并臻。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娇艳欲滴,笔致潇洒飘逸。石头则以大写意一挥而就,石上的点苔虽然寥寥几笔,但是极有生意,衬托出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牡丹是吴昌硕深爱的题材之一,但其笔下的牡丹颇具文人画气息,故而雅俗共赏,使中国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清高孤高的文人艺术挟制,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欣赏和接受。
黄宾虹 云深不知处
设色纸本 立轴
89x41cm
说明:
1、宋大仁题签条、诗堂。
2、宋大仁上款。宋大仁(1907-1985),号医林怪杰、海煦,广东中山人,近现代沪上医史名家、画家,海煦楼为其收藏室名,著有《中国医药八杰图》。
《云深不知处》为黄宾虹赠与好友宋大仁之作,此件作品在风格上虽还带有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但整体已经转向了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为黄宾虹晚年画风转型之作。而且在以往所见宾翁山水中,画中人物往往以寥寥数笔勾勒大概,而此图中则人物刻画微妙,栩栩如生,在宾翁作品中难得多见。画中一药翁头带草帽,然人不自觉联想到“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的古诗意境,正合了宋大仁的医家身份,由此也可体味黄宾虹独运之匠心。
张大千 翠屏幽涧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46年作
104×46cm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年。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幅作于1946年。以大千的山水画创作而言,此阶段正是其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即其所言“溶古人而有我”。此画所作之年,张大千在上海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并于12月偶得珍贵的乾隆纸,遂挥毫泼墨,以北苑法作此幅。整幅画既有董源山水的雄浑气势,亦流露着宁静清寂的诗意。据谢稚柳题跋称:“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从笔墨、构图看却与王蒙有相似之处,但不似王蒙般缜密,而是比较疏朗。1946年正是大千致力于临学王蒙山水的高峰时期,而王蒙亦以董源为宗,故笔法皆有相通之处。整幅层次分明,笔墨挥洒自如,将北方山峦特有的挺拔和南方山水的清秀韵致均表现出来。
张大千 峨眉瑞雪
设色金笺 镜框
45×60cm
说明: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提供。
张大千的泼彩《峨眉瑞雪》尺寸虽小,但颇具匠心,为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旧藏,来源明晰可靠。
徐悲鸿 竹报平安
纸本 立轴 1948年作
70×52.7cm
说明:法国汉学家纪业马、胡品清夫妇旧藏。纪业马(1911-1998),法国军官,著名汉学家,尤擅中国近代史研究。胡品清(b.1921),浙江绍兴人,纪业马之妻。1960年代曾任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学院法国研究所,并从事文学创作。
抗战期间,徐悲鸿在重庆中央大学执教,纪业马任职于重庆的法国驻华使馆,由此而结交。此幅即为悲鸿先生画赠法国汉学家纪业马、胡品清夫妇。画风清静怡然,体现了徐悲鸿讲求绘画自身的完整性,强调“画”意而非“写”意,《竹报平安》将毛竹竹干圆浑立体的光感和质感,传递得惟妙惟肖而又淋漓尽致,是鲜见的佳作。
李可染 江山胜境图
设色纸本 立轴
83x107cm
说明:经家属鉴定为真迹
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山水以黑、厚、重为特色而又取得非常高成就的,除了黄宾虹便是李可染。而最能体现李可染这种绘画风格的,则是他的漓江山水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李可染先生多次来到风景胜地桂林漓江进行写生和创作。桂林的山光水色,阴晴风雨,给了他以笔墨功夫来捕捉大自然丰富变化的机会。他用融合东西方的造型语言和画面结构处理,创造了自己绘画中深远的空间。那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的光线效果,形成了李可染绘画中“逆光山水”的独特风貌,把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尽收笔底。
这幅李可染的《江山胜境》无疑是“李家山水”登顶艺术高峰的最佳佐证,此幅画作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特点:通透旷达。山峰经过层层叠叠的积墨铺垫,肌理鲜明,染上淡淡的蓝色,和着漓江的清水,形成了黑、蓝、白三种主调,彼此衬托,互相辉映,再添上黄色的帆船,画面灵动而跳脱,确是画家所言:“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
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的“漓江”作品近年来一直走俏市场,而墨气淋漓的“漓江”题材作品既是李可染山水画的经典代表,又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具备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价值。
陆俨少 云山春树、江上人家
设色纸本 镜框 1978年作
55.5×39.5cm×2
出版:
1.《名家谈收藏• 经验篇》第82页,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7月第一版。
2.《新加坡秋斋藏画》(卷三),第164-165页,第166-167页,新华美术中心,2010年。
《云山春树》、《江上人家》为海派名家陆俨少的山水画力作。两帧作品小而精致,颇具特色。
《云山春树》清润隽永,浓墨皴点,青绿渲染,于雄厚苍茫之中又蕴意悠长。细观则山峦层叠,云气飘渺,草木丰茂。在笔墨运用上,画家兼用破墨、焦墨、积墨诸法,重重密密,层层深厚,杂而不乱,清而见厚,秀润华滋,神采焕然,真乃神来之笔。
《江上人家》整幅图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图中水气氤氲,潆洄曲折,或奔或咽,使整个画面极富生气。岸边村落密集,安逸闲致,让人不免产生安居其间的愿望。
于非闇 和平鸽
设色纸本 镜框 1951年作
96.5x49cm
说明:树堃上款,上款人刘树堃为解放前北京同仁医院著名医师。
本次北京传是10周年秋拍还征集到“树堃”先生上款的于非闇精心之作《和平鸽》,刘树堃先生是解放前北京同仁医院著名医师,与艺坛交往颇深。此幅作品是现藏家直接得自上款人的女儿,可谓来源十分可靠。
此幅《和平鸽》绘制于1951年,表现了于非闇先生爱国、爱民、爱和平的真挚情怀。一幅作品画五只和平鸽在于非闇一生的众多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画面用彩之艳丽,工笔之精妙,无不体现画家的认真心态,是不可多得之佳作。 黄胄 运粮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983年作
136x66cm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著录:
1.《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2.《黄胄作品集》(收藏卷上)第15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上款所署“杨公”,即前国家主席杨尚昆。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黄胄创作热情高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时期,此幅《运粮图》当为反映其此阶段艺术面貌的一件佳作。画家用酣畅淋漓的笔线刻画出一支欢快的送粮队伍,这与画家长期深入大西北,深入新疆地区,体察当地民情,关注生活细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才能创作出这样表现少数民族生活与时代风貌的佳作。
黄胄 丰收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73年作
140×70cm
写生创作是黄胄先生艺术生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丰收图》线条轻快、潇洒,人物表情和动作刻画很精到,精彩非常。
谢稚柳 秋树双猿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89年作
131x68.5cm
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科举及第、加官晋爵是家族大事,也是士子们最为殷切的期盼。猿猴与“元”、“侯”谐音,于是成为祝福人们得以连中“三元”或是“封侯”的象征。
谢稚柳擅写花鸟,但猿类甚少现其笔下。此幅《秋树双猿图》乌猿皮毛的处理运用了南唐画家徐熙的“落墨法”,于是整幅作品在精确的造型和细致的墨色中融入了一些恣肆潇洒的写意笔法。徐熙之“落墨法”对谢稚柳晚年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其画风转变的关键,此作可见其笔法变化的痕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