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专电(记者 周玮)一场关于邵璞“焦墨艺术”的研讨会上,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的话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焦墨也是水墨的一种,也是水与墨的辩证。水与墨调和的不断变化,手腕着力重点、轻点,笔线长点、短点,都是辩证法。邵璞的绘画就是在水墨辩证中找无穷的可能,无穷的乐趣。”
邵璞最早是以诗人的身份为人所知。他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出版诗集《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邵璞书画》等。他12岁开始学习书法和西画,后受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袁耀鄂指导。他潜心集中钻研张仃的焦墨艺术近20年,在焦墨中国画领域探索独树一帜。
在文艺报社、中国美术家协会等日前主办的邵璞焦墨艺术研讨会上,数十位来自文学界、艺术界的书画家、作家和评论家围绕邵璞焦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与会者认为,邵璞的焦墨山水画从以小写大、以虚写实、以枯写润和以刚写柔的角度,开拓了焦墨山水画的表现力与表现样式并形成了鲜明艺术风貌。
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说,邵璞的焦墨山水并不是写生性的山水,也不是写实性的叙事,而是通过笔墨彰显主体精神的意象性山水,这是他延承传统山水精神的重要创作特征,也是形成他焦墨山水个性的关键。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邵璞焦墨艺术》同时首发,画册收录多幅焦墨艺术作品及范曾等画家、美术评论家的题书和评论文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