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建筑的原初使命:庇护
1985年,坂茂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赴东京开设了自己的公司。1985年至1986年,他组织并设计了埃米利奥-安巴斯展览、阿尔瓦-阿尔托展览和朱迪思-特纳展览,并担任东京轴心画廊的馆长。在阿尔托展览期间,他开发了纸管结构,并并将其付诸实施,作为系列研究案例,坂茂还设计了“PC桩宅”、“双顶宅”、“家具宅”、“幕墙宅”、“2/5宅”、“无壁宅”和“裸宅”。
1994年,坂茂得知卢旺达内战导致200万难民被迫在极其悲惨的条件下生活,他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纸管避难所的想法,随即被聘为顾问。1995年阪神(或称神户)大地震后,一些前越南难民不能入住由日本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坂茂就为他们建造了“纸木宅”。他还与学生志愿者一道建造了高鸟“纸教堂”。这一事件促使了非政府组织—建筑志愿者师网络(VAN)的筹建以及此后救灾活动的实施。VAN分别在土耳其(1999年)、印度西部(2001年)、斯里兰卡(2004年)建造临时房屋。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建造临时学校,在意大利拉奎拉建造音乐厅,又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建造避难所。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VAN在50多个避难所内建立了1800个纸质隔间,使居住其中的家庭有了更多的隐私。VAN还在日本宫城县的女川市建造了临时房屋。这些努力大大改善了避难所的生活质量和临时居住环境,而这些问题一度被政府所忽视。2011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产生的剧烈破坏后,坂茂建造了纸板教堂,作为克莱斯特彻奇市重建的象征。
1995年,坂茂的纸管结构开发获得了日本建设大臣颁发的永久性建筑认证,并完成了“纸宅”的建设。2000年,坂茂与德国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弗雷·奥托合作,为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日本馆构建了一个巨大的纸管网格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因其可回收利用的建筑特性而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1998年,Nobutaka Higara成为坂茂东京业务机构的合伙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