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旧"材料
本届获奖者的职业生涯非常广泛。1985年在东京成立第一个工作室之后,坂茂的业务又相继扩展到纽约和巴黎。他完成的项目从极小居所、实验性住宅和社区到博物馆、展览馆、会议中心、音乐厅及写字楼。 坂茂大部分作品的基本特征都带有实验性色彩。他不仅在面对问题和挑战上,而且还在建筑工具与技巧上都拓宽了建筑领域。他善于发现标准部件及普通材料,诸如纸筒、包装材料和集装箱等的新用途。他更令人称赞的地方是他在结构方面的创新以及对非传统材料的使用,诸如竹子、织物、纸板还有再生纸纤维和塑料等复合材料。
在其作品“裸宅”中,坂茂对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个半透明近乎魔幻的氛围。“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腈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具有极佳采光效果的环境。 坂茂自己的工作室,位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顶部的露台上。他在那里花费了六年的心血设计蓬皮杜梅斯中心项目。该工作室的建造使用了纸筒材料以及纤维薄膜来构成一个拱形屋顶。坂茂还使用集装箱作为建造博物馆的现成元素。他的作品证明了他通过设计增加了建筑价值的能力。他对新概念和结构的研发还体现在他的其它作品中,例如“PC桩宅”、“双顶宅”、“家具宅”、“无墙宅”以及“九宫格宅”等。
贯穿其作品的另一个主题是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续性。在“幕墙宅”中,他用帐篷状的可移动窗帘将内部与外部轻松地联系起来,需要时又可有私密性。位于东京的十四层高的尼古拉斯•海耶克中心前后外墙由完全可以打开的玻璃百叶窗构成。 对于坂茂而言,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后期添加的概念,而是建筑的核心考量之一。他的建筑谋求与周边环境和特定地域相适应的产品与体系,尽量使用可再生或当地出产的材料。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他新近完成的位于瑞士苏黎世的Tamedia传媒公司办公大楼,该建筑使用锁扣的木结构系统,完全避免了五金件和胶的应用。
他成熟清晰的建筑归功于他丰富的结构知识以及他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和弗雷-奥托等大师作品的学习。他的建筑即直接又诚恳,但并不平凡。每一个作品都具有一个新鲜的灵感。其作品的优雅简约及轻松自如都建立在他对建筑的热爱及从业多年的经验之上。至关重要的是,他对居于建筑里的人们怀有一份尊重,不论他们是自然灾难的受害者,或是私人客户还是公共大众,这份尊重体现在他用心的工作方式、合理布局、精心选材以及丰富空间。 坂茂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建筑师,他的作品散发着乐观的精神。在别人眼里不能克服的挑战,坂茂却看到前进的动力。在别人眼里充满未知的道路,他却看到创新的机遇。作为一名为投入的建筑老师,他不仅是年轻一代的榜样,更是他们的旗帜。
基于上述理由,坂茂成为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