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与艺术家、城市艺术机构以及小小艺术家进行了一次关于儿童艺术项目的对话。
“i-start”儿童艺术展即将于4月12日在A4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与艺术家、城市艺术机构以及小小艺术家进行了一次关于儿童艺术项目的对话。
“i-start”儿童艺术展公众征集作品图拼贴 |
互动体验在儿童项目中的重要性
在我们在访谈中,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城市艺术机构都强调了互动体验在儿童项目中的重要性。相较于看与听来说,互动体验的儿童项目更能适应孩子们的好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营造一个富有“活力”、“弹性”、“更多可能性”的空间项目是最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是对孩子们最有意义的。
孩子与艺术家的思维碰撞
“儿童充满想象力,一个人的童年对他以后人生的影响很大。艺术家从某方面讲也是大儿童。参加儿童艺术展会带给艺术家新的创造力。”动画艺术家易雨潇这样看待本次展览中孩子与艺术家的关系,“作为艺术家参与儿童项目展是一件很开心的体验;能找回童真,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也多了一份思考问题的角度;简单纯粹这是我对孩子们的第一印象。”当代艺术家向征也表示与孩子们一起创作不仅仅是一次单向的交流,更是一次双向的互动。
与公共机构合作儿童项目的初衷
在谈到与公共机构合作儿童项目的初衷时,童颜童语教育机构周老师说出了多数人的想法,“希望正确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目的能通过活动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孩子能健康愉快的学习艺术,感受艺术,不要再被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所影响和局限。也让很多家长了解孩子的艺术学习是要讲究科学引导和安排的。不是盲目的只追求自己的功利心而误导了孩子真正学习艺术的意义”,新媒体艺术家程海英也补充道“公共艺术机构有很好的基础和平台,可以与儿童互动我们的‘艺术’”。
城市的夜晚,刘雨欣,6岁 |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参与访谈的艺术家与城市艺术机构对本次“i-start”儿童艺术项目有哪些期待吧!
向征(美术指导、当代艺术家):期待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小朋友们给大人们带来更多惊喜;期待更好玩儿。
伍老师(501美术教育):艺术家和小画家碰撞出的艺术作品,孩子的画展孩子做主,孩子现场参与手工,绘画等多种形式的快乐体验。
程海英(新媒体艺术家):参加此次展览的作品也是我目前在实施进行的一个项目,是关于生命思考和表达,这也和一个母亲的角色有关。我想把这些非常细微的体验通过作品创造出来。在作品的创作之初,我设定的观众对象就是孩子,我想和他们分享关于生命的体验。喜悦的、单纯的、还有天马行空的。所以对于这次展览,我非常的期待,想看观众的反应,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回馈反应来丰富我的这系列作品。所以,很期待。
赵敏(赵敏少儿美术工作室):最大的期待是看到孩子们在真正以他们视角和为他们而做的展览、工作坊里欢笑与收获,让成人也能在这样的空间暂时忘记烦恼找回孩童般的自由感觉。希望这样纯粹的教育项目能在成都一直坚持下去。
易雨潇(动画艺术家):我认为这次“i-start”展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非常期待各种工作坊给展览带来的活力。相信在不同领域艺术的碰撞中,儿童们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开发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获得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周老师(童颜童语教育机构):我希望能通过艺术展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儿童艺术的多样性,了解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一生中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艺术学习应该是多样性,多变性的。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和视觉心理的发展去引导课程,科学合理的让孩子能自然欢愉的翱翔于艺术的海洋,真正的做到用艺术启迪孩子的智慧。
张老师(成都彩翼美术教育):丰富的,独特的,趣味的,前沿的。
量量(10岁):大家拿自己的画互相交流,展览上还有吃的玩的,喝的,互相学习对方的画这才有意思。我期待很多画作,期待参加更多展览,能画更好,能见更多,更多的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别人的优点,我的优点,长处短处在哪里。
吴蔚(12岁):边玩边看的画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