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来自建筑垃圾
3D打印的房子是否为一种噱头?打印的建筑牢度怎样?能用多少年?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推出3D打印住宅,有人会买吗?面对记者一连串的疑问,马义和回答得胸有成竹。
在他眼里,3D打印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更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它更加坚固耐用、保护环境、高效、节能,不仅解放人力,还能大大降低建造成本,造出普通百姓都能住得起的房子。
据其介绍,3D打印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建筑垃圾再利用,同时让新建建筑不会产出新的建筑垃圾。“今后建筑过程将大大降低扬尘和污染,建筑工地不会再是一片狼藉,城市空气质量也会得到改善。”马义和说,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而盈创3D打印建筑“油墨”的核心技术就是将建筑垃圾再利用,通过技术处理、加工、分离,使之成为3D打印建筑“油墨”的原材料。
让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那么这样的“油墨”牢度怎样?马义和表示,“油墨”是一种经过特殊玻璃纤强化处理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和使用年限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空心的墙体不但大大减轻了建筑本身的重量,还可以随意填充保温材料,并可任意设计墙体结构,一次性解决墙体的承重结构问题,因此无论是桥梁、简易工房、剧院、还是宾馆和居民住宅,其建筑体的强度和牢度都符合且高于国家建筑行业标准。”
更颠覆想象的是,“油墨”挤出后会很快凝固,保证打印机能连续打印。“如果是整栋25层的住宅楼,只要打好地基,仅十天半月即可完成整栋楼的建筑框架。之后安装好门窗,排好各类电线管道,再由打印机打印出整体的复合地板和家具,业主一个多月就可拎包入住。”马义和说,这绝不是未来的梦想,而是现今已经实现了的技术。“现在,你看中了外滩的哪栋建筑,或者喜欢全球哪套品牌家具,只要用照相机拍下来,将设计图纸输入电脑,很快就可拷贝不走样地打印出来。”
更令他对自己产品信心十足的是3D打印的价格优势。据他测算,打印能使建筑能耗从70%降低到30%以下,让建筑成本降低50%,让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